养老金产品客户登录
  • 机构客户
资管客户登录
  • 机构客户登录
年金客户登录
  • 个人客户登录
    企业客户登录
95500; 400-820-9966
English
简体中文
首  页 产品专区

企业年金计划管理产品

  • 集合计划
  • 单一计划

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产品

  • 货币型养老金产品
  • 固收普通型养老金产品
  • 混合型养老金产品
  • 股票型养老金产品
  • 股权型养老金产品
  • 专项养老金产品

养老保障产品

  • 个人养老保障产品
  • 企业薪酬服务产品
服务专区

长江卓尔服务

  • 卓尔品牌
  • 卓尔特色

专业服务能力

  • 受托管理
  • 投资管理
  • 账户管理

操作指南

  • 业务办理
  • 业务咨询
  • 长江微服务

常见问题

  • 热点问题
  • 企业客户
  • 个人客户

支持与下载

  • 企业客户
  • 个人客户
长江资讯

长江快讯

养老金资讯

长江公告

投资管理

投资理念

投资风格

金融知识宣传

  • 养老金投资
  • 消费者教育
信息披露

产品净值披露

  • 养老金产品净值披露
  • 个人养老保障产品净值披露

基本信息

  • 公司概况
  • 公司治理概要

专项信息

  • 公开质询
  • 股东股权
  • 资金运用
  • 互联网保险
    • 互联网保险业务网站网址
    • 互联网保险产品信息
    • 公司分支机构及联系方式
    • 客户服务及投诉电话
  • 关联交易
    • 重大关联交易信息
    • 分类合并披露信息
    • 其他需披露交易信息
  • 投资管理能力

重大事项

  • 重大事项信息

年度信息

企业年金信息披露

  • 企业年金产品信息披露
  • 养老金产品信息披露
  • 资产管理产品信息披露
  • 年度信息披露
  • 季度信息披露
  • 临时信息披露

企业年金产品信息披露

  • 季度/年度信息披露
  • 临时信息披露

养老保障产品信息披露

养老金产品信息披露

资产管理产品信息披露

关于长江

公司简介

公司荣誉

公司文化

大事记

招贤纳士

招贤纳士

信息公开

企业基本信息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投资者关系

长江资讯

长江快讯
养老金资讯
长江公告
长江资讯 > 养老金资讯 >
郑秉文:如何跻身养老金大国

我国第二、三支柱养老保险基金占GDP和资本市场的比重之小,与我国GDP总量排名世界第二的地位很不相符,因此,虽然我国是GDP大国,但远不能说是养老金大国和资本市场强国。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是非常及时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很具前瞻性。不遗余力地发展第二、三支柱养老保险,既是打造养老金大国的需要,也是建设资本市场强国的需要,更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需要。

大力发展第二、三支柱养老保险无疑与外部财税政策和经济发展环境有很大关系,但在发达国家第二、三支柱养老金制度已有相当的成熟经验的条件下,就目前遇到的瓶颈来看,正确和科学的顶层设计非常关键,在其一揽子改革策略中至少应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五个重要选项:

一是正确对待三个支柱之间的关系。居民在投资或购买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时,不要设置前提条件,不必要求只有参加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才能建立第三支柱。我们的基本养老保险毕竟不是百分之百覆盖了全民,即使发达国家也做不到,一般来说,它的参保覆盖率小于医疗保险。如果要求居民和职工在建立第二、三支柱时必须以参加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为前提,笔者认为这是不应该的,第三支柱本来就是补充性质的,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个人养老储备,防止养老演变成社会问题。三个支柱养老金的关系不是前提设置的关系,而是并列选择的关系,不是只有参加了第一支柱才有资格建立第二支柱或第三支柱。有些群体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参加第一支柱,但如果他认为参加第三支柱方便的话就应允许他参加。这样的制度安排是国际惯例,也适合中国的国情。

二是第二支柱养老金改革尚未完结,应继续深化。近年来,第二支柱企业年金深化改革似乎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发达国家的一个重要经验告诉我们,第二支柱是基础,只有第二支柱发展起来,参与率提高了,第三支柱才有了基础,第三支柱的参与率一般都低于第二支柱。中国的第二支柱在5年前就出现停滞,职工参与率由两位数增速降至个位数,2015-2018年分别降至1.00%、0.39%、0.26%和0.47%,2019年虽然回升至8.75%,但两位数增速已成为历史。2017年,在出台《企业年金办法》时,笔者主张引入“自动加入”机制,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未列入。笔者当时曾说,相对于未来,今天的经济增长和引入自动加入机制永远是最优的,未来改革的机会窗口会越来越小,3年来的情况证明了这一点。引入自动加入是目前最急迫的,同时还要配套一些政策,如放开选择权、缩小直至取消企业缴费的归属期、扩大投资范围、引入生命周期基金、提高税优比例等。

三是应建立第二、三支柱的资金通道。第三支柱养老金近来成为一个热词,很多部门发布研究报告,很多部委的领导发声,第三支柱越来越受到重视,社会的共识越来越明朗。但我们也应该知道,第三支柱在相当程度上是一个蓄水池,例如美国的第三支柱IRA有11万亿美元资产,其中90%以上来自于第二支柱的转移。所以,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如果不打通,第三支柱的发展是没有根基的,更不会超过第二支柱,这就是笔者强调第二支柱是基础的原因所在,把两个支柱打通是双赢。

四是一定要坚持账户制,税优主体是账户持有人,一定不是产品。这是提高第三支柱可及性、便利性的关键,是普及第三支柱的条件。再具体说,税优的载体是个人账户,竞争的主体是账户持有人,在养老金产品市场上他们能够“用脚投票”,这是第三支柱建立账户制养老金的宗旨。

五是资产的提取一定要有灵活性,如果完全没有灵活性,就会降低它的激励性,尤其在制度启动初期。在制度设计和政策制定时要留出一定的回旋余地去“启动”市场,目的是增强其激励性,要先让居民感到方便。在制度目标不能一步到位的地方应为未来改革留下一定空间。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网站声明 | 加入收藏 | 网站已支持IPv6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沪ICP 备1202829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