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产品客户登录
  • 机构客户
资管客户登录
  • 机构客户登录
年金客户登录
  • 个人客户登录
    企业客户登录
95500; 400-820-9966
English
简体中文
首  页 产品专区

企业年金计划管理产品

  • 集合计划
  • 单一计划

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产品

  • 货币型养老金产品
  • 固收普通型养老金产品
  • 混合型养老金产品
  • 股票型养老金产品
  • 股权型养老金产品
  • 专项养老金产品

养老保障产品

  • 个人养老保障产品
  • 企业薪酬服务产品
服务专区

长江卓尔服务

  • 卓尔品牌
  • 卓尔特色

专业服务能力

  • 受托管理
  • 投资管理
  • 账户管理

操作指南

  • 业务办理
  • 业务咨询
  • 长江微服务

常见问题

  • 热点问题
  • 企业客户
  • 个人客户

支持与下载

  • 企业客户
  • 个人客户
长江资讯

长江快讯

养老金资讯

长江公告

投资管理

投资理念

投资风格

金融知识宣传

  • 养老金投资
  • 消费者教育
信息披露

产品净值披露

  • 养老金产品净值披露
  • 个人养老保障产品净值披露

基本信息

  • 公司概况
  • 公司治理概要

专项信息

  • 公开质询
  • 股东股权
  • 资金运用
  • 互联网保险
    • 互联网保险业务网站网址
    • 互联网保险产品信息
    • 公司分支机构及联系方式
    • 客户服务及投诉电话
  • 关联交易
    • 重大关联交易信息
    • 分类合并披露信息
    • 其他需披露交易信息
  • 投资管理能力

重大事项

  • 重大事项信息

年度信息

企业年金信息披露

  • 企业年金产品信息披露
  • 养老金产品信息披露
  • 资产管理产品信息披露
  • 年度信息披露
  • 季度信息披露
  • 临时信息披露

企业年金产品信息披露

  • 季度/年度信息披露
  • 临时信息披露

养老保障产品信息披露

养老金产品信息披露

资产管理产品信息披露

关于长江

公司简介

公司荣誉

公司文化

大事记

招贤纳士

招贤纳士

信息公开

企业基本信息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投资者关系

长江资讯

长江快讯
养老金资讯
长江公告
长江资讯 > 长江快讯 >
长江养老董事长马力:以金融创新支持养老保障体系

 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开辟养老金投资基础设施的通道,通过养老金创新投资带动金融资源的有效释放,既帮助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又可使广大养老金参保人充分分享经济建设发展的长期成果。
   
   
随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不断推进,目前上海已经构建起了比较完备的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机构体系,集聚了大量金融资源;但是,金融活动、金融交易的“放量”,金融资源的有效释放,还有赖于大量先行先试的金融创新。
   
   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是现阶段社会对金融工作的最大要求
   
   
这次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许多人都在思考,金融创新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我们既要深刻地认识到,在制度监管和道德约束缺失的条件下,金融创新受到过度贪欲驱使,必定造成严重危害;同时也要冷静地看到,当前我国的金融创新和金融服务严重滞后于实体经济,还难以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我们自己的问题不是金融创新过度而是创新不足,因此绝不能因噎废食。金融业改革开放的经验充分表明,只有不断深化推进金融创新,才能更好地解决金融业自身发展面临的难题,更好地实现金融和实体经济的有机协调。

   金融创新必须深深根植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如股票之于企业融资、期货期权之于套期保值、保险之于风险管理和保障功能等,否则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近期中央一再强调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我理解是现阶段全社会对金融工作的最大要求。落实这一要求,就是要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为研究推动金融创新、金融资源释放的根本出发点,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大需求,“量身定做”创新的金融产品;就是要把是否取得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综合经济社会效应,作为检验和评价金融创新和金融资源释放成效的最终标准;就是要看金融创新和金融资源释放是否能够惠及更广泛的人群,符合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中内含的社会公平正义要求。
   
   将基本养老保险承载的部分“效率”功能,纳入补充养老保险
     
   
针对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中的难点和瓶颈,上海在推动金融创新和金融资源释放方面大有可为。比如近来社会各方十分关注养老保险制度问题,目前的情况是,基本养老保险承载了体现公平和体现效率的共同诉求和过重负担,待遇水平刚性增长,基金收支平衡压力很大。破解这一难题,不能仅仅着眼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内的调整和完善,还应注重借助包括金融创新和金融资源释放在内的制度外创新。如将现在由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承载的部分“效率”功能,纳入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框架内,不必使所有人的养老待遇都依托基本养老保险;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实质性地降低企业和个人参加补充养老保险的成本,提高个人自我保障水平,促进补充养老保险快速发展,从而构建国家、企业、个人合理负担,基本养老和补充养老相配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同时也为拉动内需提供长期的动力;通过拓宽养老金投资渠道和增加产品,确保养老金资产长期保值增值,以部分缓解财政压力,又为拉动投资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通过发展现代金融服务,尽可能满足不同人群多样化、个性化的养老金服务需求,不断提高养老金管理和服务的广度和深度。综合采取这些措施,有利于缓解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的压力,推动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健全完善,并在更大范围内促进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
   
   养老金规模大、投资周期长,与基础设施投资有很好的匹配性
   
   
又如,国家为扩大内需、保增长,正在实施4万亿投资计划,这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应当看到,公共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规模巨大,有的项目建设周期可能跨经济周期,仅靠银行信贷等难以支撑长期平稳建设,容易引发期限错配和流动性风险。养老金是为退休积累的保障资金,有规模大、投资周期长(一般长达20-30年)的特点,与基础设施投资具有很好的匹配性。从国外情况看,养老金作为市场上最重要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一般都在大类资产上配置一定比例的基础设施资产。如澳大利亚超级年金基金(Australian Super)是该国最大的超级行业基金,大约10名澳大利亚职工中就有1名加入该基金,目前管理的养老金资产超过280亿澳元,其绝大多数资产组合中都配置了9%-15%的基础设施投资。我国在这方面可以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开辟养老金投资基础设施的通道,通过养老金创新投资带动金融资源的有效释放,既帮助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又可使广大养老金参保人充分分享经济建设发展的长期成果。
   
   
近期,国家出台了有关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30条意见,上海紧密联系实际,确定了重点推进的六方面内容。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关键时期,养老金管理机构作为金融市场重要的机构主体之一,责无旁贷地承担着推动金融创新和金融资源有效释放的重任。紧紧抓住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中所蕴含的重大机遇,准确把握金融创新与民生改善的结合点,更加自觉地以创新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问题,养老金管理机构在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发展之路将会越走越宽广。


网站声明 | 加入收藏 | 网站已支持IPv6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沪ICP 备1202829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