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产品客户登录
  • 机构客户
资管客户登录
  • 机构客户登录
年金客户登录
  • 个人客户登录
    企业客户登录
95500; 400-820-9966
English
简体中文
首  页 产品专区

企业年金计划管理产品

  • 集合计划
  • 单一计划

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产品

  • 货币型养老金产品
  • 固收普通型养老金产品
  • 混合型养老金产品
  • 股票型养老金产品
  • 股权型养老金产品
  • 专项养老金产品

养老保障产品

  • 个人养老保障产品
  • 企业薪酬服务产品
服务专区

长江卓尔服务

  • 卓尔品牌
  • 卓尔特色

专业服务能力

  • 受托管理
  • 投资管理
  • 账户管理

操作指南

  • 业务办理
  • 业务咨询
  • 长江微服务

常见问题

  • 热点问题
  • 企业客户
  • 个人客户

支持与下载

  • 企业客户
  • 个人客户
长江资讯

长江快讯

养老金资讯

长江公告

投资管理

投资理念

投资风格

金融知识宣传

  • 养老金投资
  • 消费者教育
信息披露

产品净值披露

  • 养老金产品净值披露
  • 个人养老保障产品净值披露

基本信息

  • 公司概况
  • 公司治理概要

专项信息

  • 公开质询
  • 股东股权
  • 资金运用
  • 互联网保险
    • 互联网保险业务网站网址
    • 互联网保险产品信息
    • 公司分支机构及联系方式
    • 客户服务及投诉电话
  • 关联交易
    • 重大关联交易信息
    • 分类合并披露信息
    • 其他需披露交易信息
  • 投资管理能力

重大事项

  • 重大事项信息

年度信息

企业年金信息披露

  • 企业年金产品信息披露
  • 养老金产品信息披露
  • 资产管理产品信息披露
  • 年度信息披露
  • 季度信息披露
  • 临时信息披露

企业年金产品信息披露

  • 季度/年度信息披露
  • 临时信息披露

养老保障产品信息披露

养老金产品信息披露

资产管理产品信息披露

关于长江

公司简介

公司荣誉

公司文化

大事记

招贤纳士

招贤纳士

信息公开

企业基本信息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投资者关系

长江资讯

长江快讯
养老金资讯
长江公告
长江资讯 > 养老金资讯 >
巨额养老金觅合理途径入市运营

即将于5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取消了企业年金投资股票产品20%的限制,投资股票比例上限最高可放宽至投资组合的30%。按此推算,2011年最多将有超过1000亿元的资金进入股市。市场人士分析,资金规模不断扩大的企业年金,或将成为加快机构资金“入市”方面的着力点。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司司长陈良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该《办法》的实施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中国企业年金市场,预计到 “十二五”末期,中国企业年金市场的资金规模将突破5000亿元。同时,随着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积累的增加,监管部门迫切需要研究保值增值的合理投资运营办法。

    企业年金市场潜力很大

    中国证券报:您如何评价中国企业年金市场的发展,“十二五”期间会有怎样的规划?

    陈良:中国企业年金市场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91年到2005年,为自由发展阶段。在这15年时间里,我国的企业年金规模为680亿元,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数为24000多家,参与的职工人数为900万人,资金的平均增速为每年45亿元左右。

    第二个阶段是2006年到2010年,为转型提速阶段。这5年里,中国企业年金市场通过市场化的运营高速发展。截至2010年底,我国企业年金规模为2910亿元,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数为37000多家,参与的职工人数为1335万人。

    第三个阶段是2011年之后,进入完善加力阶段。预计“十二五”期间,企业年金将有一个新的发展,每年至少会有500亿元左右的资金规模增长。

    总的来看,企业年金市场的发展还有较大的潜力和空间。第一,中国企业年金制度仍处于初级阶段,和美国这样的发达市场相比,资金规模还是较小;和我们本身相比,目前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人数为1亿7900多万,而现在只有1335万人参与了企业年金,占比仅为7.5%,规模比较小。第二,我们启动市场化运营,正好遭遇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整个发展受到了经济大环境的限制。第三,目前部分政策仍不够配套,未来各个相关部门会协同配合,进一步完善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环境。比如,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政策,人社部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一直在积极沟通。

    积极推动资金“入市”

    中国证券报:此前由四部委联合颁布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中,对于企业年金投资养老金产品和股市做了相关规定。中国的企业年金应该如何与我国资本市场相结合,最大程度地实现双赢?

    陈良:从国际情况而言,许多国外发达和成熟的市场,机构投资尤其是养老金投资都是一个重要力量,对资本市场起到了支撑作用。而我国目前可进入资本市场的养老金规模比较小,只有部分企业年金和全国社保基金可以进入,大量的社保资金仍旧没有进入资本市场。从政策导向来看,未来整个社保类的资金一定会寻找合适的方式,和资本市场成功实现对接。虽然政策还没有正式出台,但是各界的呼声和趋势都是比较明显的。

    目前我国的企业年金将近3000亿元,全国社保基金8000多亿元,总共才1万多亿元。而截至2010年底我国五项社会保险资金累计结余已达到23000多亿元,还没有启动“入市”。这23000多亿中有15000亿是养老保险基金,15000亿中有12000亿是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基金,这12000亿元是更需要投资运营的部分。“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妥地开展养老保险资金的投资运营。有关部门正抓紧研究具体的实施办法,争取使这块资金有更好的投资保值的渠道。

    从长期来看,一方面,企业年金和全国社保基金已经进入的部分,未来会随着自身规模的扩大而越来越多的进入资本市场;另一方面,大宗的社保类资金,在积极寻找合适的方式进入资本市场。随着社保资金入市规模的增加,既可以使社保资金本身能获取更好更明显的收益,同时作为大的机构投资者,对我国资本市场也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资本市场需要长期稳定的投资,换手率太高的资金不利于中国股市的发展。社会保险类的资金,就能够起到稳定和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的作用。

    中国证券报:新《办法》取消了企业年金投资股票产品20%的限制,这个比例是否还有上调的空间?

    陈良:新《办法》短期内不会轻易修改。我们一直希望企业年金的投资不要太激进,应采取谨慎的投资策略,要控制高风险资产投资的比例。通过分析来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那些股票投资比例比较高的投资组合亏损较大。其他国家有的投资亏损比例甚至高达60%,而我们的企业年金投资的平均收益率是-1.8%,合理进行资产配置起了平抑作用。可见,企业年金这种社会保险类的资金,更需要管理机构理性地资产配置,根据股市的变化情况,及时捕捉机会,适时调整仓位,实现安全保值并获得较稳定的回报。

    规范管理机构 促进良性竞争

    中国证券报:您如何评价目前我国企业年金管理机构的业绩?今年还会认定新一批管理机构吗?

    陈良:目前我们认定了38家企业年金管理机构,虽然每年各家机构的表现都不一样,但是前几名的位置一直比较稳定,尤其是投资管理人。这说明虽然市场的竞争压力较大,但是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还是能取得比较好的业绩。

    对参与市场发展的企业年金管理机构,我们希望通过“数量准入”的办法,遏止“僧多粥少”、恶性竞争的问题,促进整个年金市场有序、良性发展。我们不希望看到年金管理机构采取低收费的办法来竞争,防止既损害机构自身发展,又影响为企业和职工提供优质服务。新《办法》中规定,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发生违法违规行为可能影响企业年金基金财产安全的,或者经责令改正而不改正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暂停其接收新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业务。

    我认为,年金管理机构在开展企业年金业务时,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考虑:

    第一,不能急于求成。自己要坚持审慎的投资原则,并尽最大努力争取较好的收益;也要对委托人进行宣传,养老金投资要有长期理念,不能追求一时得失。

    第二,要有社会责任。企业年金投资运营既是市场行为,同时对管理机构来说,也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并且要看到它是一项中间业务的特点,通过管理企业年金,既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做些贡献,也有利于吸引其他业务的开展。

    第三,树立市场信心。我国企业年金市场刚刚起步,而且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虽然仍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但其方向是正确的,前景是美好的。参与这项工作的管理机构,通过管理运营企业年金,既可以积累业务多元化的经验,又有助于促进行业地位的提升,要进一步树立信心,推动企业年金更好更快的发展。

    中国证券报:请您介绍一下即将试点的企业年金集合计划。

    陈良:企业年金集合计划是解决中小企业建立企业年金难的有效办法,今年我们将对相关办法进行完善,逐步推行企业年金集合计划的试点。企业年金集合计划不受地域限制,是面向全国的业务,要以受托人为主体来设立,由企业和职工在确定实施企业年金制度的基础上,自主选择参加哪个集合计划,然后由投资管理人把资金集中起来,实现规模运营,获得更大的投资收益。鉴于机构自身的运营情况和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管力量,试点初期不会设立太多的集合计划,具体到一个受托人允许设立几个,还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为了体现公平,所有的企业年金受托人都应该有机会参与试点,让大家都积累经验,促进有序竞争,再根据市场需求和机构的表现,适当增加集合计划的数量。

    中国证券网:


网站声明 | 加入收藏 | 网站已支持IPv6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沪ICP 备1202829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