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产品客户登录
  • 机构客户
资管客户登录
  • 机构客户登录
年金客户登录
  • 个人客户登录
    企业客户登录
95500; 400-820-9966
English
简体中文
首  页 产品专区

企业年金计划管理产品

  • 集合计划
  • 单一计划

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产品

  • 货币型养老金产品
  • 固收普通型养老金产品
  • 混合型养老金产品
  • 股票型养老金产品
  • 股权型养老金产品
  • 专项养老金产品

养老保障产品

  • 个人养老保障产品
  • 企业薪酬服务产品
服务专区

长江卓尔服务

  • 卓尔品牌
  • 卓尔特色

专业服务能力

  • 受托管理
  • 投资管理
  • 账户管理

操作指南

  • 业务办理
  • 业务咨询
  • 长江微服务

常见问题

  • 热点问题
  • 企业客户
  • 个人客户

支持与下载

  • 企业客户
  • 个人客户
长江资讯

长江快讯

养老金资讯

长江公告

投资管理

投资理念

投资风格

金融知识宣传

  • 养老金投资
  • 消费者教育
信息披露

产品净值披露

  • 养老金产品净值披露
  • 个人养老保障产品净值披露

基本信息

  • 公司概况
  • 公司治理概要

专项信息

  • 公开质询
  • 股东股权
  • 资金运用
  • 互联网保险
    • 互联网保险业务网站网址
    • 互联网保险产品信息
    • 公司分支机构及联系方式
    • 客户服务及投诉电话
  • 关联交易
    • 重大关联交易信息
    • 分类合并披露信息
    • 其他需披露交易信息
  • 投资管理能力

重大事项

  • 重大事项信息

年度信息

企业年金信息披露

  • 企业年金产品信息披露
  • 养老金产品信息披露
  • 资产管理产品信息披露
  • 年度信息披露
  • 季度信息披露
  • 临时信息披露

企业年金产品信息披露

  • 季度/年度信息披露
  • 临时信息披露

养老保障产品信息披露

养老金产品信息披露

资产管理产品信息披露

关于长江

公司简介

公司荣誉

公司文化

大事记

招贤纳士

招贤纳士

信息公开

企业基本信息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投资者关系

长江资讯

长江快讯
养老金资讯
长江公告
长江资讯 > 养老金资讯 >
英国的职业养老金

 英国是全球最发达养老金市场之一,养老基金资产规模达到23180亿美元,占全球养老基金资产的9%,居第二位。英国养老金制度体系包括国民年金、国家收入关联养老金、雇主养老金和个人养老储蓄,后三类具有广义职业养老金的特征。

  职业养老金介绍

  1978年,英国推出的 “国家收入关联养老金计划”属于社会养老保险,近似于中国现行国家基本养老保险计划。1988年,英国立法允许计划成员决定退出或者保留,其结果是优质企业和较高收入雇员选择退出,计划支付水平下降为每周平均200英镑,最后为30英镑,甚至需要财政补贴。结果显示,仅有1/4成员留在国家收入关联养老金计划内,以低收入家庭为主;2/4成员加入雇主养老金计划;1/4成员建立个人养老储蓄计划。2002年以后,根据英国工党养老金制度改革方案,将该计划转变为国家第二养老金计划,对残疾人和低收入家庭提供养老补贴,社会养老保险退出养老金领域。

  参加雇主养老金计划和建立个人养老储蓄,均可在缴纳个人所得税之前列支,享受免税待遇。雇主养老金可以是DB计划,也可以是DC计划。起初保险公司是职业养老金计划的主要管理者,目前被信托模式所替代。养老金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一些国际知名的养老基金管理公司,如富达基金和花旗银行,退出了市场。

  新型个人养老金账户服务系统

  目前国民年金待遇有限,雇主职业养老金缴费和税收制度复杂,加之人员流动和中止就业等情况,参加职业年金的人数自从2000年后逐年下降,自由职业者和自雇人储蓄养老金的积极性不高。针对上述问题,英国政府致力于完善个人账户公共服务系统,在2006年12月向国会提供了养老金个人账户系统改革方案,并写进《2008年养老金法》,于2012年开始实施。

  《2008年英国养老金法》规定,从2012年开始实施新的养老金个人账户制度,为全体英国居民建立统一的个人账户服务系统,其主要特点是:

  第一,覆盖范围广泛。凡是在英国工作的正式受雇的人员 (年龄在22岁—65岁,年收入5000磅—33500磅),可以自动进出个人账户系统。

  第二,缴费持续、稳定,国家、雇主与雇员责任分明。个人缴费是工资的8%,其中雇主缴3%,雇员缴4%,国家以税收让利相当1%,根据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对计划成员设立享有税收优惠养老储蓄的年度限额和终生封顶限额。

  第三,管理体系规范化、法制化。该系统年缴费规模达8000万英镑以上,成员达数百万人。政府组织一个专家、非政府组织乃至私营组织参与的账户服务和基金管理系统,建立全国统一的、独立于劳动和养老金部而直接向国会负责的个人账户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缴费标准、参与资格及其核实、待遇发放、信息披露和个人账户基金投资策略等方面的政策制定和监督执行。

  第四,尊重个人投资选择权。个人账户资产组合由个人选择,也可以进入默认基金,服从委员会的统一投资策略、基准收益率和基本管理费。

  对中国养老金制度的启示

  第一,强化个人账户,完善国民基础养老金。我国统账结合的制度模式也是英国的制度实践,英国的第一国民年金其实就是全国统筹的基础养老金,但同时也需要发展个人账户的积累,需要把个人账户作为信息、积累额计算、个人权益维护的重要实体,把个人账户做成实账,专业化、市场化运营。这样有利于个人权益维护、养老金个性化高水平的服务和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并最终实现养老保险更高层次的统筹和全国统一的社保卡的出台。

  第二,整合个人账户,完善养老金公共服务。我国可以参考英国的做法为全体城镇职工建立全国统一模式的养老金个人账户,并且允许自雇人和自由职业者加入,同时允许反复加入和退出,前提是强化个人账户信息管理的准确性与时效性。这样也是促进个人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养老金异地领取、养老保险关系与户籍制度对接的有效途径。

  第三,拓展个人账户,打造公共服务外包机制。在中国建立个人账户制度将是比英国更加复杂和艰巨的任务,参加人员数目和基金规模都将超过英国,因此需要一个好的组织体系和治理结构。英国的个人账户管理委员会独立于政府部门直接向国会负责,其实是一种公益受托人的理念,而外包的账户管理、资产管理和投资运作则只是功能的外包,发放养老金,保证账户、基金安全运营的责任还在委员会身上。这种组织体系和治理结构值得中国政府在建立个人账户管理的组织体系和治理结构上借鉴。

  第四,做实个人账户,发展中国养老金市场。个人账户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后,必然面临个人账户基金专业化、市场化运营的问题,个人账户系统如此巨大的基金投资与风险规避必然会成为热点问题。英国的 “由个人主要选择,其余进入政府建立缺省基金”的做法,其实是强化了个人主要负责与政府有限责任的结合,其前提是参加个人有能力作出有效选择、金融市场完善的基础上。这些假设在中国很难完全照搬。但是由个人账户委员会统一建立、强化一支 “默认基金”的做法值得参考,保证了委员会集中精力管理这支缺省基金的投资监管和风险控制,必然会更加有效地保证基金安全有效运营,而对于个人投资选择的允许则需要有步骤和有制度地逐步推进,最终实现个人、政府责任的分担与匹配。

中国养老金网:


网站声明 | 加入收藏 | 网站已支持IPv6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沪ICP 备1202829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84号